城市副中心路面首次镀上“金钟罩”
时间:2021-05-28
浏览次数:1,656

        5月28日,北京城市副中心慢行系统项目试验段成功应用国内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超薄磨耗层技术,该技术由公司独立研发,本次试验段道路由所属通州沥青厂独家供料,是该国产新技术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首次应用。

       为保障这一“拳头产品”质量万无一失,公司技术质量系统由总工程师柳浩带队,抽调正达道路科技公司和路驰分公司技术人员赴现场与施工单位密切配合,严格监测产品各项指标,提供全程技术支持。

       据悉,此次应用的超薄磨耗层产品(UTAC-10)是公司多年来立足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研发的“拳头产品”,由具有高性能的断级配密实改性热沥青混和料和具有超强粘结能力的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组成,通过使用独特的专用施工设备,将特种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洒布与改性热沥青混和料摊铺两道工序同时进行,经压路机压实后一次成型,虽然其摊铺在路面后通常仅为1.5至2厘米的的薄薄一层,但具有抗车辙,防路面渗水和表面贫油、老化,提升抗滑性能等多种优点,所以,这层镀在路面上的“超薄膜层”在业内被形象地称为“金钟罩”,其使用寿命最长可达8年。

       据了解,超薄磨耗层产品核心技术长期由国际行业巨头所把持,成本高,应用难度大。公司立足自主创新,聚焦行业需求,经过多年探索,成功突破这一“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一举打破英国等国外厂商在该领域的技术壁垒和价格垄断,且经过在北京地区长期大规模应用反馈,其性能居国际领先水平。该技术作为预防性养护的重要手段,可用于旧路面表面功能的修复,广泛推广应用后将大幅延长路面使用寿命,节约养护费用,同时,又可用于新建路面的抗滑层,增强道路功能属性,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从民生体验角度来看,慢行系统道路应用该技术后,其卓越的抗滑性能将充分彰显,使行人步行和骑车出行更加安全,同时,在其优良的抗车辙、抗老化等特性加持下,慢行系统道路“臃包沟坎”等路面病害将有效避免,极大地改善路面通行舒适度,为国家倡导绿色、低碳出行提供服务保障。

       下一步,北京城市副中心计划在155平方公里范围内做好慢行交通体系建设,应用超薄磨耗层技术对25条街区性道路进行升级改造,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绿色路面材料综合服务商,将立足所属通州沥青厂这一环保主力厂站,携超薄磨耗层等众多高新技术产品深度参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助力城市交通道路升级改造。